明博新闻mbxw
吃一次等于吃白糖?内科主任呼吁:这4种粗粮趁早扔或升高血糖
老百姓常说粗粮细做,细粮粗做,可谁曾想,那些被咱们奉为健康神器的粗粮,有些竟然比白米饭还要命! 前几天,我们医院营养科的张主任看到一位糖尿病患者带来的降糖食谱,当场就摇了摇头。 这位患者每天坚持吃两碗小米粥,血糖却越吃越高,原来是因为这种所谓的健康粗粮在他体内转化成了糖分,效果堪比直接吃白糖!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粗粮都适合所有人群,特别是对于血糖管理敏感的人群,某些粗粮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健康风险。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虽然膳食纤维对健康有益,但并非所有粗粮都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某些粗粮的升糖指数(GI值)偏高,糖尿病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 哪些看似健康的粗粮实际上可能是糖分炸弹呢?内科专家特别提醒大家警惕以下四种粗粮: 谁不知道小米粥是养胃佳品?可这东西熬得越烂,升糖指数就越高!小米的升糖指数高达85,远超白米饭的73。煮成粥后,小颗粒的小米被完全糊化,消化吸收速度极快,血糖蹭蹭往上窜。 尤其是那些稠稠的、黏黏的小米粥,进到肚子里简直就是一碗糖水!糖尿病人喝它,跟直接拿勺子舀白糖没啥两样。 第二种:玉米面窜上黑名单。农村娃儿的童年记忆里,香喷喷的玉米面饼子可是顶呱呱的美食。 殊不知,玉米面的升糖指数高达70左右,几乎和精白米面不相上下。尤其是精细加工过的玉米粉,去掉了玉米的外层纤维,剩下的主要是淀粉,吃进肚子里转化成葡萄糖的速度飞快。 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人群要悠着点吃,最好选择整粒玉米或粗加工的玉米糁。 高粱米在北方农村是常见粮食,有些地方甚至用它蒸馒头、做饼子。高粱米的升糖指数约为69,虽然比白米饭稍低,但对糖尿病患者仍需谨慎。 特别是它的淀粉结构使得人体消化吸收较慢,容易给肠胃带来消化负担。老话说高粱米饭消化慢,胃里能顶仨时辰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种:红薯成了甜蜜炸弹。肚里有粮,心里不慌,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红薯可是救命的粮食。 尤其农村爷爷奶奶们总念叨吃红薯好,不得糖尿病。可现代研究发现,红薯的升糖指数高达70以上,尤其是烤红薯,甜度更高,糖尿病患者吃了简直是火上浇油。 营养科学需要求真。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研究数据显示,合理选择粗粮种类与食用方式,对控制血糖具有显著益处。 而糖尿病患者选择粗粮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升糖指数、食用方式以及个人血糖反应等因素。 国内一项涉及2,000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追踪研究发现,盲目食用高GI值粗粮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显著差于理性选择低GI值粗粮的患者组。 不是所有粗粮都不能吃,而是要学会挑选低升糖指数的粗粮。荞麦的GI值约为54,燕麦约为55,糙米约为68,这些都是相对较低的选择。 这些粗粮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食用后不会导致血糖急剧波动,还能延缓胃排空速度,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 同样的粗粮,烹饪方式不同,升糖效应也会有天壤之别。煮得过烂、研磨得过细的粗粮,其中的淀粉容易被快速消化吸收,升糖速度更快。 整粒的燕麦片比速食燕麦片的升糖指数低得多;粒粒分明的糙米饭比黏糊糊的糙米粥更有利于控制血糖。 粗粮不宜单独食用,最好与蔬菜、蛋白质食物合理搭配。一小碗燕麦粥搭配鸡蛋和西兰花,既能提供全面营养,又能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明博体育登录有效控制血糖波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能量比例应为50-65%:20-30%:10-15%。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每餐主食量应控制在50-80克之间。可以采用一拳法,即每餐主食量约为自己一拳头大小。 过量食用任何碳水化合物食物都会导致血糖升高,这是许多患者容易忽视的问题。 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总结出粗细搭配,干稀结合的饮食智慧。现代营养学研究证实,适当增加膳食中粗粮的比例,确实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改善肠道健康。 南方人常说早上吃得像皇帝,中午吃得像平民,晚上吃得像乞丐,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营养智慧。 对于血糖管理者来说,早餐可以适量食用低GI粗粮,如燕麦、全麦面包;午餐可搭配少量糙米或杂粮;晚餐则应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蔬菜和优质蛋白质的比例。 健康认知需更新。现代研究表明,单纯追求粗粮并不科学,更重要的是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对血糖的影响。 但对于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患者以及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则需要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吃饭能吃饱,健康更重要。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我们既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固步自封。 正确认识粗粮的营养特性,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合理选择,才能真正从粗粮中获益。 5.定监测:糖尿病患者食用新食物后,应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模式。 老百姓常说病从口入,但也有药食同源的智慧。粗粮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和食用。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正确认识粗粮,让健康饮食真正成为增进健康的有力工具,而不是无意间埋下的健康隐患。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WTA爆大冷:前八种子+大满贯冠军出局 32强定24席 郑钦文保送8强 太激进!外媒:苹果计划放弃 USB-C ,iPhone 17 Air 首发 男子涉嫌敲诈勒索罪被关押600余天,法院围绕三个争议点判其无罪,现已申请国家赔偿 2-1,91分钟绝杀,27岁曼联悍将发威:助世界第14逆转,豪取4连胜 财联社创投通:一级市场本周59起融资环比减少39.8%,蔚来能源获25亿元战略投资 南方小土豆不爱东北面包?桃李面包十年增长终结,2024年营收缩水近7亿 2025三星家电新品发布会举行 全系AI产品 SmartThings平台全面升级 海信成AWE显示风向标!RGB-Mini LED量产,硬核技术开启WALL时代 Bigscreen发布Beyond 2 VR头显:仅重 107 克,售价 1019 美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