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博新闻mbxw
明博体育APP:社区喊我来减肥看南昌东湖区的体重管理项目试点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侯艺松)“今日体重58公斤,目标体重55公斤……”3月26日清晨,南昌市东湖区董家窑街道五纬路社区居民胡女士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站上体重秤,随后在《健康体重检测记录卡》上记录下当日体重。“5个月减重6公斤,离目标越来越近了!明博体育入口”她笑着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正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去年10月,东湖区在董家窑街道五纬路社区和百花洲街道火神庙社区开展体重管理项目试点,在不同年龄段选取300名有减重需求的志愿者,通过科学的指导监测,对其进行体重管理,并辐射当地群众,通过特色活动与长效宣教,推动体重管理融入更多居民生活日常。 “你看,你的BMI(体质指数)超标了,平时要注意饮食,减少摄入高糖、高油、高盐食物……”日前,在董家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万云正在为居民提供体重管理咨询。 “去年10月,我们在五纬路社区为有减重需求的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发放《健康体重检测记录卡》,为居民‘一对一’定制减重方案。”万云说。 32岁的居民李解是受益者之一。“之前,我的BMI、体脂率和内脏脂肪都超标了,却一直没有重视。”她说,“参加了社区体重管理项目后,我才知道,原来体重超标容易导致很多疾病。” 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的指导下,李解开始了她的减重之路。“我们会对居民进行体征评估,了解其身体状况,再根据个人综合体测数据、生活习惯、既往病史等,制订个性化减重方案,内容包括饮食结构调整和运动指导。”万云说,社区还组建了相关微信群,医生会对居民进行每日体重跟踪,关注日常饮食、运动情况等,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今,李解已成功减重7公斤,腰围少了4厘米,整个人看起来更精神、更有活力了。“体重管理带给我的不仅是体重上的变化,更多的是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李解说,“减重期间,我改掉了熬夜、吃夜宵、不吃早饭的不良习惯,坚持健康作息、营养饮食,不光体重减下来了,气色也好多了。” 在五纬路社区和火神庙社区,越来越多居民在医生的指导下实现健康减重。东湖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项目负责人姜翎表示,体重管理项目试点半年以来,参与的居民体脂达标率提升38%,社区慢性病发病率下降8%,健康宣教覆盖率达95%。 “红肉要少吃,鱼虾可以多买点,还要买点粗粮……”3月27日,68岁的火神庙社区居民江南在农贸市场按照她的“营养食谱”买菜。 “我在社区健康讲座上了解到,老年人应少吃一点红肉,多吃些白肉,粗粮和细粮要搭配着吃。”江南说,“我有高血压,体重也超标,正在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体重管理的号召。” “老百姓对体重健康越来越重视,其中不乏老年人。”百花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兰海燕说,“健康的体重对老年人非常重要,我们会定期到社区开展健康指导,帮助老年人提升体重管理意识。” 火神庙社区党委副书记胡浩告诉记者,社区计划打造健康步道,开展“身体倍棒志愿者家庭”“进步最大志愿者家庭”等活动,表彰优秀的体重管理志愿者。 在五纬路社区社区设立了8处健康宣传栏,让“规范减重,科学管理”的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我们专门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了一间健身室,购置了跑步机、踏步机等健身器材,同时与辖区内的健身场馆合作共建,居民不仅可体验体脂检测,还能享受专业教练每周一次的免费健身指导。”该社区党委书记徐艳说,“我们正在筹备‘健康阳台种菜’‘跨龄健步联盟’等项目,带动更多居民拥抱健康。” “健康的身体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石。”姜翎说,“希望通过实施体重管理项目,让更多人重视体重、管好体重,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也希望在试点的带动下,各基层社区积极创新,助力居民体重管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